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 | 我的书架 | 手机阅读

顶点小说无弹窗-顶点小说网 -> 历史军事 -> 大明小学生

第九百二十一章深谋远虑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在长安右门外面,严嵩与张邦奇分开各自回家,等到了家里时,发现义子赵文华已经在家里等候了。

    严嵩本来想着回家换了便装就出门,到了夏府后,该跪就跪,该舔就舔。

    但看到赵文华,又想起还要等别人,于是严阁老就暂且停留在家,与赵文华说话。

    「你来是有何事?」严嵩挥退了所有仆役,只与赵文华留在屋里说话。

    从几年前发生了文稿失窃事件,自己一篇颂圣赋落到了秦德威手里,严阁老在家里对仆役也是防着了。

    赵文华忧心忡忡的说:「我只觉前景不甚明朗,不知该何去何从,故而来向义父讨教。」

    赵文华问的当然不只是他自己,而是整个严党势力。

    严嵩随口答道:「这也什么可烦恼的,一切尽力而为就是了。」

    赵文华觉得这话实在太不着调了,抬起头来看了眼严嵩。然后他就发现,义父看起来似乎很轻松,这就让他很不懂了,

    按道理说,义父此时应该是一个很焦虑的状态,为什么看上去反而很惬意自在,完全不象是被秦党暗算,然后又丢了首辅的模样。

    「义父可是有什么喜事?」赵文华小心翼翼的问道,别是物极必反,失心疯了吧?

    严嵩答道:「我们终于不用再直面秦德威了,这难道不是喜事?」

    赵文华愣住了,这算什么喜事?

    严嵩叹道:「与秦德威对垒,简直是日夜忧虑,茶饭不香,唯恐有所疏漏。每每交手后,往往又要心力交瘁,五内俱焚。

    如今这一切都需要夏言去面对了,而我得以解脱,晚上能安然入眠矣,难道不是喜事?」

    赵文华恍恍惚惚的无言以对,他一时也搞不清,义父这究竟是自我安慰,还是说想开看开了?

    严嵩又继续说:「夏言回来了,肯定先要揽权,很多人都以为,我们还有一点和夏言相争的实力。

    但这些人都看不出来,我们与夏言相争绝对是必败之局,完全没有赢的可能,这就是大势所在。

    所以我要伏低做小,尽可能讨好夏言,让夏言轻视我,不在把我当回事,将注意力都放到秦德威那边去。

    而且东楼对秦德威也完全照此去做,让秦德威同样轻视我严家,将注意力都放在夏言身上。」

    赵文华这会有点明白了,反问道:「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?夏言和秦德威如果争了起来,义父就可以缓口气了。不过若是被人看出来了,又该如何是好?」

    听到赵文华的反问,严嵩脸色忽然露出了一点狰狞,狠狠的说:「谁敢相信,我都把这张脸彻底不要了,都这样去跪舔讨好夏言了,还能有什么图谋?

    再说了,以夏言和秦德威这两人的性格,就算没有我,他们也是注定要起冲突的!」

    赵文华很明显的感受到,义父仿佛解开了一个桎梏,又到了一个新的境界。

    严嵩觉得自己可能又有点心境不稳了,挥了挥手说:「一会儿我还要去夏府,你先回去吧!

    赵文华看了看外面,劝道:「如今天色未黑,义父出门去夏府,只怕要人注意到。」

    主要是上门跪舔夏言又不是多光彩的事情,被知道了还不够丢人的。

    严嵩莫得感情的说:「要的就是路人皆知,不然怎么让夏言出气?怎么让夏言的虚荣得到满足?」

    在严嵩口中,似乎说的都是别人的事情,而不是自己。

    正在此时,忽然仆役又在门外禀报道:「费老爷来了,说不进来了,就在门房等老爷一起出去。」

    这个费老爷指的就是礼部左侍郎费菜了,今天约好了与严嵩一起去夏府。

    赵文华吃了一惊,有点悲愤的说:「义父你何至于此!难道你在夏言面前极尽屈辱,这样的丑态还要让别人在旁边看着?」

    严嵩冷静的说:「夏言这个人吃软不吃硬,又喜好排面,有费钟石在旁边看着,他也不好意思对我不依不饶。」

    赵文华叹口气,他可以确定,义父所解开的「桎梏」就是脸面!义父已经能做到完全不要脸面、也完全不介意别人怎么看的无我心境了。

    老话说得好,人不要脸天下无敌!再加上义父的深谋远虑,以后还是有翻盘希望的。

    随后严嵩就出了门,与费菜一起来到夏府,在费菜的带领下,一直来到夏言的书房。

    就当着费寀的面,严嵩直接对夏言下跪谢罪,老泪纵横的说:「当年实属无奈,为了献皇帝之事被迫担负女干臣媚上之名,又无奈入阁,完全是身不由己。

    后有人欲令你我不和,我也是毫无主意,只能一步走错,就难以回头。

    夏公你暂离后,我又负乡党之望,独立支持步步惊心,如此方才体会到夏公当年负重前行之不易!」

    夏言看着跟自己差不多岁数,却像一个子侄辈一样跪在自己面前,祈求自己原谅的严嵩,产生了一种下不了手的感觉。

    尤其还有费这个同乡***在旁边见证,还对严嵩下死手的话,只怕会影响自己名声。

    但如果直接开口原谅,又显得太生硬和廉价了。

    夏言想了想后,就对严嵩说:「你先起来说话!我倒是想问问,你和秦德威是怎么回事?你怎么连内阁都掌控不住?」

    严嵩虽然起身,但还是恭恭敬敬的答道:「秦德威是什么样的人,夏公肯定也明白。

    自从夏公暂时去国后,秦德威又有了些新变化,不知怎么回事,与大太监秦福勾结上了。

    这两人里外串通,极难对付,尤其秦福如今已经贵为司礼监掌印。」混过内阁的都知道,一个能与司礼监掌印「勾结」的阁臣,能量立刻就会放大几倍,压制住首辅也不是不可能。

    夏言又问道:「那你说如何应付秦德威?」

    虽然严嵩这个失败者估计也未必能吐出象牙,但多听听经验教训也是好的。

    严嵩缓缓的说:「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。」

    夏言:「……」

    你严嵩是不是想要干点要被诛九族的事情?

    严嵩连忙又接着说:「夏公刚刚回朝,还是应当以收拾人心为主,不要着急直接针对远在浙江的秦德威。

    不然的话,以秦德威之气量,只怕又要大喊天日昭昭了,说不定真会有无知之人以为朝中有秦桧。

    还是耐心等待,到了秦德威大胜倭寇回朝时,也就到了盛极必衰的转折点。

    在那个时候,只怕皇上也不知道该怎么对待他了,这才是夏公你的好机会。」

    夏言好奇的说:「你对秦德威很有信心?知道秦德威一定是得胜回朝?」

    严嵩答道:「据最近战报,经过数场战斗和海上义士自愿助力剿寇,已经陆陆续续的斩杀倭寇三千余人了。

    此后就算寸功没有,就只凭目前这三千余人也可以吹为大胜了。」又谈了一会儿秦德威的事情,夏言就让严嵩走人了。

    此时夏言已经拿定了主意,严嵩本人可以暂时谅解,但是严党那些人很有必要收拾教训。

    不然的话,他这个首辅不就白回来了吗?如果没有三把火,谁会重新敬畏他这个首辅?

    他夏言不是一个老好人,有必要让朝廷里的人重新认识到这点。

    同时也可以借此再观察严嵩,如果严嵩按捺不住起来抗争,那就说明严嵩的跪求谅

    解都是假的,是为了保全势力以图后计。

    就在夏言归来,严嵩对夏言卑躬屈膝的时候,严阁老写给儿子严世蕃的第二封信送到了浙江宁波府三江口。

    昨晚有个美人伺候的不用心,及其敷衍潦草,让严大爷大为光火,狠狠打了美人几巴掌,一文钱也没给。

    然后美人家里的老鸨子又不知死活的上门来***,结果又惨遭严大爷殴打。

    打人也很累,严大爷气喘吁吁的时候,家书就送到了。

    这让严大爷有点惊奇,父亲先前大半年都没给自己写信,仿佛已经忘了自己这个儿子,但最近这半个月居然连续两次写信。

    以严大爷之聪明,没拆信时就意识到,朝堂形势肯定又变了。拆开信后,便见父亲在信中写道:「为父身居庙堂之高,经年来左支右绌,如今已经难以为继,终究还是屈居人下。

    故而为父已经无力庇护,我儿远在外方,当自求多福。听闻汝在秦氏幕府得到重用,多有建劳,为父甚慰。

    此后我儿对待秦板桥,当以父兄事之,如此可策万全,不至有身家祸事也!」

    雾草!严世蕃看完了信,还以为自己看到了一封假的家书!

    他又反反复复鉴定了几遍笔迹,才能确认,这封信真有可能是父亲写的。

    不会是有人拿着刀,在旁边逼着父亲这么写的吧?严世蕃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怀疑。

    连「以父兄事之」这种话都能写出来,到底发生了什么?难道说,父亲在夏言面前已经溃不成军,只能各自想法力求自保了?

    那老鸨子犹自嘴硬的叫道:「秦中堂到了宁波府后,一向法度严明,我要去幕府告你!」

    看完家书的严世蕃正在焦虑,闻言便抓着老鸨子的头发,一瘸一拐的拖着往外走,边走边骂道:「你这个狗养的***,走!走!我送你去幕府,看你敢不敢告!」

    进城来到幕府行辕,也就是原宁波卫衙署所在地,严世蕃把老鸨子扔在行辕大门外,然后自顾自的进去了。

    在大堂外面,严世蕃遇到了幕府的大管家陈凤,又听到陈凤说:「秦中堂正在接见日本国使节策彦周良,这也不是什么大事,你有事进去等就是了。」

    严世蕃便走进了大堂,看到秦中堂正在偏厅见人,两个倭人侍者站在偏厅门口。

    这倭国使者策彦周良和尚,严世蕃也是见过的,今年都是第三次充当倭国朝贡团的使节了。

    此时策彦周良正在毕恭毕敬的,躬身向秦中堂双手呈上一个大号札子,旁边通事说:「此乃我国王向大明奉上的国书。」

    秦德威喝道:「策彦和尚你这是想陷害我不成?我只不过是个督师,安敢收此国书!」

    随后策彦周良又递上了一张礼单,态度依然恭敬,通事说:「些许薄礼,还望中堂笑纳。」

    秦中堂接过礼单,随手翻了翻后,又丢了回来,「你知道本中堂想要的是什么,但这礼单上没有!」

    策彦周良为难的站在原地,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秦中堂高声叱道:「去年你们有倭寇冒充朝贡团袭扰海疆,然后去年倭寇之祸为近十年之最。

    当时本中堂有了再次绝贡之心,你说作乱倭寇多来自长门、萨摩、肥前等地,并不能代表你国多数良民。

    于是本中堂责令你国对三地大名给予惩罚,这就是允许你们继续朝贡贸易的条件!

    但现在你再次前来时,为何丝毫没有这方面的禀报?难道纵容倭寇的那三地大名,还在逍遥法外?」

    策彦周良唉声叹气的说了几句,通事翻译过来说:「中堂有所不知,敝国内情着实复杂,朝廷政令不出居城,想要处罚诸侯谈何容易。

    」

    秦德威讥讽道:「连个说法都没有?我看是你们大内氏已经自顾不暇,已经无力再去问责其他大名了吧?」

    这几年的朝贡,名义上是「日本国王源义晴」派来的,实际上都是大内氏在主导,策彦周良也是大内氏选出来的。

    打了三年交道,策彦周良已经习惯了,秦中堂虽然从没去过倭国,但却似乎了如指掌的样子。

    又听到秦中堂继续说:「既然你说,你们国王政令不出二条城,很难处罚三地大名,那我倒是有个主意。」

    「中堂请讲。」策彦周良终于搭了一句话,还是用汉语亲自说的。秦中堂拍案道:「那就让大明天兵,代替你们国王惩罚长门、萨摩、肥前的藩主!大明天兵在这三地如何施为,你国不得干涉!」

    策彦周良愣了愣,让通事翻译说:「这绝非在下可以做主的。」

    秦德威冷冷的说:「你国的达官贵人们如果还想朝贡大明获利,就必须答应这条!数年之内,一定成行!」

    策彦周良有点恐惧,这秦中堂做事真是深谋远虑,一环套一环!

    他去年说到长门、萨摩、肥前三地的时候,只怕已经等着己方敷衍塞责,然后提出今天这个条件了!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,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